雷火竞技数码我们为什么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?心理专家:玩手机没有最佳时长
(记者/阚纯裕剪辑/彭俊):在各种各样的报道中,长时间玩手机可能会增加肥胖风险,导致颈椎病,伤害视力数码,影响睡眠,甚至会增加抑郁风险,但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还是越来越长。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手机上网人数达到10.29亿人电子产品,用户使用手机的时长为平均每天3.3小时,而在大学生群体中,日均使用手机时长在8小时以上的占比7.3%。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王葵应央视网记者邀请,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人们与手机深度绑定的原因。
王葵: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。电脑刚出现的时候,可能更多电子产品依赖更多是指游戏成瘾,或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浏览网络信息,或者沉迷于通过聊天工具和不认识的人聊天等。
然而今天,我们几乎所有的人,都难以避免地依赖电子产品无论是否喜欢电子游戏,无论是否喜欢和陌生人聊天,无论是否喜欢浏览网上的故事,人们都难以离开电子产品,因为电子产品已经多方位深度嵌入了我们的生活。
便捷性是电子产品的一大优势。一旦某种软件或者app能够替代传统工作方式时,其优越性就是碾压性的:自从我们习惯使用电子邮件之后,很少有人会拿起笔写信了;当我们可以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之后,出门就可以不用带公交卡了;当人们习惯了移动支付之后,原来人手一个的钱包眼看着就要被淘汰掉了,而且人们也习惯出门不带现金或者只带少量的现金;自从可以在网络上买票之后,很少有人去机票车票代售点买票了;有了翻译软件,人们几乎不再去翻厚厚的翻译词典了;开始使用办公软件之后,我们就很少使用纸张了。
在早些年,有人宁愿舍弃便捷性,也少用或者不用电子产品。然而,目前这种尝试变得越来越难。越来越多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关系也通过手机而延续雷火竞技。我们不仅通过手机和家人朋友联系,而且还通过手机结识工作伙伴,并通过手机和工作伙伴联系。公司里一个工作小组往往有一个微信群;学校也越来越频繁地把需要传达给家长的信息通过微信群传达。因此,如果不使用电子产品,可能会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。
此外,新冠疫情更是深度绑定了我们和电子产品的关系。网课期间,学校需要依赖电子产品来搭建老师上课的平台,孩子们需要电子产品来上课甚至提交作业。在家办公的人们则通过电子产品和同事保持沟通和交流。手机不再是出门时可以选择带或者不带的东西,而是我们进入公共空间的一种“刚需”。因此,我们所有的人,主动或者被动,都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。
王葵:因为每个人对电子产品的客观需求度不同,可能很难从心理学上定义接触电子产品的最佳时长这个概念了。然而,对于每个人来说,可能有一个最佳的模式,比如在查看手机的频率和遇到不同情况的时候使用手机的时长。当超过这个度的时候,我们会知道自己浪费了时间,没有干正事,玩也没有玩好,工作也没有工作好。这个度需要自己来把握。
当然,刷手机和玩手机之间的概念还是不一样的。刷手机可能不是出于“玩”的想法。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需要关注太多的电子产品,而投入了过多的时间的时候,可能就是一个问题。如果已经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学习,已经影响了自己的人际关系,这种情况下就要做出调整了。
关注雷火竞技